如果一辈子不用上班

发现我的焦虑和压力全部来自于上班和为上班做准备——那如果我一辈子不用上班,我会做什么呢?如果我能在这些事情之中找到达到目标(金钱、身份)的方法,我是不是可以摆脱那些压力。

前言

今天看《抑郁的力量》里提到现代人的烦恼大多来自自我实现的需求,我当即冷笑一声:我的烦恼还处在马斯洛需求最底下的那两层——生存和安全。我连爱都不需要,只希望能在饿的时候有营养均衡的食物,冷的时候有足够保暖的衣物,困的时候有可以安眠之处;只希望能免受人为灾难,不被攻击、杀害、拐卖,身体不被操纵、头脑不被麻痹,说自己所想做自己所愿而不被对非正义力量的恐惧所困。但这实在是过于理想的环境了,所以今天就当做个梦吧:当我的这两层的需求都能满足,我想做些什么?我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吗?

我想做些什么

食物

我现在深刻理解了,对食物的态度就是对生活的态度。以前我觉得吃什么无所谓、如果可以希望能不吃饭,现在想来完全就是抑郁的体现。以前还觉得寻找好吃的食物是很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无论吃什么都留不下长久的痕迹,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又何必付出更多的金钱和努力。但现在的思维模式更接近于,人生是一部书,每一天都是可以翻回的一页——也就都是“结果”。可能吃了这么件东西的意义也在于,这一天我吃了它,我有了对它的感受和对它的记录。之后我可以再吃它,因为不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感受;也可以不吃它,因为我已经吃过了。
所以,如果我有充足的时间——废话,如果我不用担心钱,我当然会有充足的时间——我会为一顿饭付出努力,比如花费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的路程觅食,比如预约各种餐厅,比如每天都自己做一顿饭——从选定买菜的地点、挑选食材开始。我的做饭方式很简洁,但那主要是因为缺少时间——或者是一直处在对于时间的焦虑,并且我对食物的容忍度极高,许多大众认为难以下咽的料理方式依然可以作为我的日常餐。如果我的基本需求都被满足,如果我摆脱焦虑,我也愿意花一两个小时做一顿饭、做些硬菜的吧。还会做面包!最近爱上面包。

运动

最近一直在思考运动的地位,结论是它和吃饭很像,唯一的不同是一段时间不运动也不会死。那就把运动类比成多样饮食吧——一段时间只吃同样的东西不会死,但长时间会。我已经做到把吃得丰富作为乐趣和体验,那运动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么说是因为,我还没把运动作为“想做”的事,而我希望我能有运动习惯,以便活得更久。在生存和安全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我一定会想多过点这样的生活啊!
那我应该会每天动一动吧,遍历各种运动,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大概率是户外散步、远一点的户外徒步、户外骑行,还有各种获得性体力工作比如搬砖砌墙刷墙、挖土种树、采摘水果(但我会忍不住吃很多)。偶尔会做些更多样的运动吧,我也不确定。如果是健身房的话….起码我现在还没找到动力,不知道之后能不能变为routine。
理想状态下,我还会养一两只大狗,边牧或者哈士奇这种。每天都会拉着它(们)去一起跑步。这是最最好的情况了,又有大狗又能保证自己的运动量,运动过程中还有它们陪伴不无聊。

养狗

说到养狗,真的很喜欢大狗。其实我很怕狗,但我也很期待将一只狗从小养大、建立信任的过程。熟悉的狗就不会怕了吧。但养狗训练狗真的需要太多太多时间精力了,我得每天没有什么其他特别想做的事才会能够有能力照料狗吧。

输入活动

  • 看男同恋爱。对不起但我就是这样的人了。
  • 看电影。当我每天都有大块时间,我会regularly看电影吧。
  • 看小说。太悠闲了朋友们,这样的生活有点太舒服了。

刻意学习

  • 我思考了一下,如果没有功利目的,我还会不会想学语言。答案是不会,这从我只会对基数大的小语种感兴趣就能看出来。但如果感到生活没有目标、日常没有锚点,每天有计划地学点语言是规整存在的最好方式。真的从来没体验过像有秩序地学语言一样获得感这么强、每一步都算数的事情——当然前提是没有近在眼前的外源压力,毕竟“短时间提升”是个容易让人挫败的想法。所以,如果没有明确的其他想做的事情,我会找门语言学一学,假装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
  • 作为一个对什么都感点兴趣的人,在能量充盈的情况下(就是这个梦里的时刻!),我必然会去看各种公开课。有几个感兴趣的主题一直没有精力深入探索,好可惜,说不定其中蕴藏着我的calling(实在小概率)。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挺想重读一个人文社科的本科,每天都在看书、讨论、书写的那种。那样的环境才能被称为“象牙塔”啊。
  •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己会开始搞数学….这里可以岔开说一下,今天看到说“不要在抑郁状态下做决定因为可能会在抗拒反应的作用下将本不重要的环境问题错认为是问题的核心”,我深以为然,同样也不要将压力产生的逃避倾向错认为“不喜欢”。整个本科期间,风气席卷外加个人焦虑,让我认为我讨厌数学讨厌写码,但其实原因只是数学作业太多了、码课太烂learning curve过于陡峭。自从转移焦虑点、GPA成为可有可无的事项后,顿觉算法课非常爽。但还是不喜欢搞工程,我确信。

输出活动

  • 每天写日记。其实写好几年了,不会一天不落但也接近每天了。
  • 想做点能拿得出手的创意写作….如果能一辈子不工作我会强迫自己每天思考或构建的。
  • 想学画画,然后,画画。其实更向往的是传统西画,画布+颜料的那种,但学起来一定超费力,不会有时间的。板绘插画漫画会比较现实,但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前期投入。

其他

  • 政治参与….最近沉迷GASS所以萌生参加党团活动的欲望,但我猜这只是暂时的热情。我更可能参与主题性的活动吧,就像Attal说的,现在的年轻人对政党活动不热衷不代表她们政治冷感,我们能看到她们在主题活动中有着高参与率。

我的一天

我的一天应该是早上睡到自然醒,美美吃份简单早餐。接下来可以选择运动(比如遛狗),除非这一天有安排别的运动。白天如果不出去玩的话,就会在各种材料间逡巡,推进以上事项,包括做饭做面包、规划外出路线。一切都非常随机。傍晚该出去散步,希望有机会经常和人交流接触。晚饭后会继续做白天所做的事情,然后在困的时候睡觉。

其中有什么能搞钱的事情吗

当然是没有的。升学申请的时候写的motivation主要在于数据安全隐私和计算机网络,说多了自己也就信了。但写到这里,我的内心想法早已浮现:那只是基于现实考虑的折中选择。如果梦醒,希望能在其中获得一点乐趣和意义感,当然没有也可以,更重要的是能支撑生活的钱;至于做梦的时候,就再说吧,机会或者想法来临可能也能因为自己的背景和算不上训练的训练做点什么,不然就算了。
很难说是不是我现在还在试错阶段,所以没有明确的兴趣,对生活的梦想也就只有模糊的“学”,但我从小热爱学习,非常具有学者气质。本来想说是不是能走教职啦,或者做记者研究员之类接触东西非常广的职业啦,但真是一想到就觉得累,还是走在现在的路上最轻松。做梦就是做梦,现实就是现实,互相也难有借鉴意义,一点点条件的偏移所造成的影响难以预计。不过,鉴于我现在和之后都会有一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一点点钱,理想生活中的事项也是可以投入的,只不过慢一点点。也是一个蛮幸福的人了。

趁着现在精神状态良好

重申焦虑的时候怎么办!

请不在意一切!无论在多大的事情上失误,无论在多重要的事情上失败,都不会无路可走。相信自己的物质需求非常低下,有点吃的就行了,只要好好锻炼身体(主要是擅长打架、跑得快(尤其越野障碍跑这种)、最好之后再学点夺兵器的手段)就能去偷去抢,不会饿死的!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在搞砸一切的时候,在不想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去锻炼吧!顺便拜个佛,我的运气和佛祖的保佑会支撑我走下去的。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发表了10篇文章 · 总计20.19k字
本博客已稳定运行
Built with Hugo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